李梦茹
正规买球app排行十佳品牌
列宁的《怎么办?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》一书写于1901年秋到1902年初,是列宁对当时俄国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—经济派进行系统批判的论战性著作,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。
在该篇文章中,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列宁的“灌输论”思想。该思想强调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的意识,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来;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。这让我意识到,在当时那个年代,可能理论的力量要比实践的力量大一些。
我觉得,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,就像哲学的基本问题:物质和意识究竟何为第一性一样。在哲学界,这个问题明确指出了物质决定意识,物质第一性的结论。但在实际情况中,实践和理论谁究竟更重要似乎没有一个定论。
在当时俄国的国际国内背景和社会民主党的情况下,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革命政党,列宁认为必须同经济派进行论战并划清界限。这就必须把党建立在以科学的理论做行动指南的坚实思想基础之上;必须着手进行建党的实际工作,以结束俄国党内的混乱状态。这才有了“没有革命的理论,就没有革命的战争”的著名论断,彰显出了理论的力量。这让我想起了在我国五四运动前,思想界也是一片混乱,其中著名的有胡适和李大钊的“问题与主义”之争,胡适所支持的“问题”这一阵营更偏向于实践这一方面,李大钊所支持的“主义”这一阵营更偏向于理论这一方面,最后李大钊在《每周评论》上发表《再论问题与主义》,以群众运动和社会革命来论证宣传主义的重要。指出:问题与主义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。“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问题,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是交相为用的,这是并行不悖的”。
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,谁的力量究竟更强的问题恐怕是没有一个定论了,要结合实际情况,具体问题,具体分析。毕竟有马克思的“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重要”和邓小平的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来突出实践的力量,还有列宁的“没有革命的理论,就没有革命的运动”来强调理论的力量。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,因时而变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